在今年山东省青年美术作品展中,一幅名为《归·No.2》的油画获得最高奖。它的作者是我院2018级无机非金属工程专业4班学生王禹涵。油画中,人物形象伟岸而富有表现力,由于在技法上融合了水性材料的用笔和绘画方式,使得这幅作品在油画的质感上又有些许水彩的身影。
王禹涵是山东烟台人,他说对大海的情感是融入记忆深处的。传统渔业文化不仅影响了山东半岛地区,也深深地影响着他,“儿时在海边玩耍,看着潮起潮落、渔船来往,这些情景皆烙印在我的童年记忆中”。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的渔业劳作方式在慢慢消融,夕阳、渔船与打渔归来的吆喝声也慢慢停留在过去。基于对大海的特殊情感,对家乡海洋文化的思考,王禹涵以渔民生活为主题,开始了对此次系列创作的构思。
作品《归·No.2》
由于这幅作品画幅大,在画面整体大关系上的控制和整体色调的把握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在前期的创作过程中,王禹涵一直在努力寻求创新与突破,“我改变了传统油画背景的处理方式,运用了大量的空白,借鉴了中国画构图‘计白当黑’的理念,其实对于空白的运用是一件作品最精髓的地方”。留白看似不难,但白的大小、形状、比例、分布考量是需要前期非常多的思考和推演。有没有美感?形式上足不足?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他反复尝试,一次次推翻之前的创作想法,一次又一次重来,在如此反复中不断前进。
在提及为何要以《归·No.2》为题时,王禹涵认为,“归”其实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一直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命题。“我们也如这画中的渔民,无论再忙再累,在劳作结束之后都要归家,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于国而言也是如此,民族意识与国家情感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情怀。”
作为一名理科生,王禹涵没有经历过高考专业的美术集训,也没有接受过科班的美术教育,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艺术灵感和创作。受家庭艺术环境的影响以及心之所向,他自小就积累了良好的美术功底,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理想。“每个人脚下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艺术这条路并不是一定要通过艺考才能实现,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艺术底蕴、坚守梦想和对艺术的执着。”他身为一名理科生,此次在山东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获最高奖,就是对他走的这条独特艺术之路的认同与肯定。
“在艺术上,我一直是一个既业余又专业的选手,我一直游走在理性与艺术的边缘”,理科出身也助力他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不断发掘更多更新的灵感,“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倾向于一种感性的认知,加之一些理性的思考,二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相互碰撞,就会产生一些更新颖有趣的东西。”王禹涵曾经写过一句心得——“睁眼做梦,闭眼画画”。他是这么理解的:“所谓的睁眼做梦,‘做梦’一词其实主要是说我们在每一张画的前期构想,这个时候你要花很多的心思,除了在感性之外,你要非常理性地去分析,它的构图也好,形式、色彩也好,一幅画作中所有的构成因素是要用理性发散的思维去分析,要冷静下来,这不单单是一种感性的表达。在有了缜密的构思之后,这就说了闭眼画画了,其实就是说我们在绘画过程中充斥着一些感性,要带着一定情绪和状态去绘画。”
作品《凉山记忆·二〇一九年三月 》
作品《通往贡嘎的路》
“艺术是一个可以和很多学科共通共融的门类,‘玩’艺术的人许多是跨界人士,艺术创作灵感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进入大学后,王禹涵开始了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学习,这也促使他开拓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材料学的角度去研究绘画。在他的画作中,经常会看到综合技法的应用,“我在技法之外会引入其他的材质,如泥土、丝织品等。同时,还会更加关注材料特性对一副画的影响,比如,白色,它分有锌白、钛白与铅白等,使用这些白色的时候就要注意,钛白易返、铅白怕油、锌白时间长了之后可能会发黄,但铅白用于丹培拉则很合适,做底子那就用的锌钡白,因为成份为硫化锌和硫化钡。”在王禹涵看来,艺术创作中,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是当代艺术所共同讨论的话题,这与材料专业开发新材料、研究新技术的理念是相通的。在材料学方向上的学业研究,与他的绘画创作相得益彰。
作品《底色》
作品《焕·春》
“艺术创作和练习是一件耗时耗功夫的事,但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放松的事情,它早已不仅仅是我的一个兴趣爱好,更是我的另一门专业。在家人朋友的支持、老师的教导与鼓励下,这个成长的过程既充实又享受。”王禹涵说,这次获最高奖的经历是一个阶段性的节点,也是一个新的开端,未来的艺术创作之路还需开拓新眼界,进一步提炼自己绘画的新语言,走在理性与艺术的边缘,将科技与绘画融合,创作出更多反映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这条“专业”的业余之路,他将一直笃定地走下去。
(本文转载自:校党委宣传部校报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