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 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专业代码:080406
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
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 |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 |
人文社会科学类 |
总学分 |
必修课 |
33.5 |
41.5 |
23 |
32.5 |
170 |
选修课 |
0 |
17.5 |
18 |
4 |
二、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本专业创办于1958年,原名陶瓷制造、硅酸盐工程,1998年改名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迄今为业内培养6100余名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2004年评为省品牌专业,2007年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省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14年为省高校首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本专业依托学科198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为江西省“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业教师25人,其中高级职称占60%、博士占60%、具有工程背景占90%以上。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跨世纪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本专业拥有国家实验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有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2个省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平台。专业图书资料齐全、实验设施完备、检测手段先进,充分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项,省级优秀教材奖6项,省级精品课程8门;完成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近年来承担了纵横向科研项目196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科技支撑及国际合作计划等项目31项。获各类科研奖项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经过六十年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办学条件、培养学生质量等方面在省属院校中居领先地位,2018年专业综合评价全省第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使本专业迈入了国内先进行列,2017被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评为年度全国第二名。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及创新能力强,经第三方机构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高。不少成为行业领军人才和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推动了陶瓷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
专业办学定位:遵循学校“植根行业、服务地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行业需求、特色办学、创新发展”,“脑手并用,科艺结合”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和提升服务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通过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和工程技术训练,激发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专业方向描述:紧紧围绕陶瓷材料学科的发展和国家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服务陶瓷行业为宗旨培养学生。
专业特色:秉承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以陶瓷为特色搭建三层次实践教学平台(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平台、工程训练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从不同层面上服务于陶瓷实践教学,使产学研合作教育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
三、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具备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及其相关领域, 尤其是以传统陶瓷领域为主, 先进陶瓷领域为辅, 从事科学研究、 产品开发、 生产管理、 技术服务、 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通过5年的工作实践,逐步实现以下培养目标:
1.人文素养:展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关注当代全球和社会问题,在工程实践中体现质量意识、法律意识、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
2.工程方案: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熟练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理论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经验,经分析、判断和综合处理等过程,提出并践行工程解决方案。
3.工程能力:持续跟踪和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综合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与制备、工艺优化、分析与测试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承担传统陶瓷或高技术陶瓷及其相关领域复杂工程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4.团队协作:领导或以骨干身份加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发、服务和管理团队开展工作,主动提高并展示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管理等多学科背景下的沟通及跨国界、跨文化条件下的团队工作和交流能力。
5.职业发展: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途径,主动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顺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能在不同职业环境、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贡献,获得自身的持续发展。
四、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图学、机械基础、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知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的表征、材料的制备、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较为系统的工程实践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五、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如下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应用于解决传统陶瓷或先进陶瓷配方设计、合成制备、工艺优化等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
1.1问题表述: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运用于工程问题的表述。
1.2建模求解:综合应用恰当的数学、自然科学等知识,经过合理的简化与分析,针对具体的工程问题,建立模型并求解。
1.3推演比较:能够将工程基础知识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与分析传统陶瓷或先进陶瓷配方设计、合成制备、工艺优化等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并综合与比较问题解决方案的优势与不足。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识别和判断传统陶瓷或先进陶瓷配方设计、合成制备、工艺优化等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并结合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通过文献研究对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识别问题:应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知识,识别和判断所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表达问题:运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相关知识结合数学建模等方法正确表达所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
2.3分析总结:借助文献研究以及运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所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过程的影响因素,寻求可替代解决方案,并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考虑社会、环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的情况下,能够设计针对传统陶瓷或先进陶瓷配方设计、合成制备、工艺优化等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陶瓷工程设计与产品开发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1掌握方法:掌握陶瓷工程设计与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单元设计:能够针对陶瓷工程设计与产品开发特定需求,完成陶瓷机械部件、烧成装备单元的设计。
3.3系统设计:能够进行陶瓷工程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技术方案或工艺流程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4制约因素: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传统陶瓷或先进陶瓷配方设计、合成制备、工艺优化等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处理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实验设计:对传统陶瓷或先进陶瓷配方设计、合成制备、工艺优化等具体工程问题,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原理,结合文献调研分析特定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可行性,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4.2实验实施:根据实验方案确定相关的原材料、测试仪器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开展具体实验研究,正确地采集、整理实验数据。
4.3归纳总结:能运用工程理论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原理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做出合理解释,归纳总结获得有效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传统陶瓷或先进陶瓷配方设计、合成制备、工艺优化等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复杂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熟悉工具: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理解其局限性;
5.2选用工具:能够选择和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传统陶瓷或先进陶瓷配方设计、合成制备、工艺优化等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分析、计算与设计;能够针对具体的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分析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实践和传统陶瓷或先进陶瓷配方设计、合成制备、工艺优化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熟悉规范: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分析评价:通过相关的工程知识、通识课程的学习及实习实训等实践能够分析和评价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传统陶瓷或先进陶瓷配方设计、合成制备、工艺优化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知晓理念: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7.2评价影响: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人文素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8.2职业道德: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与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3履行责任:理解工程师对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材料科学、环境、能源与动力、信息、管理、机械与电子等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沟通合作:作为个体或团队成员,明白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9.2领导协调:能胜任负责人的角色与责任,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10. 沟通:能够就传统陶瓷或先进陶瓷配方设计、合成制备、工艺优化等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以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等形式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专业交流:能就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问题,以口头、多媒体、文稿、图表等形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国际视野和交流: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应用。
11.1掌握方法:掌握陶瓷工程设计或产品研发所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了解陶瓷工程及产品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11.2运用方法: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学习意识:能在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2.2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对陶瓷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文献查询、网络培训等多种渠道进行终身学习,以适应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
六、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专业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机械工程基础、工程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硅酸盐岩相学、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测试技术、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热工过程及设备、陶瓷工艺学、工程设计概论。
专业学位课程:硅酸盐岩相学、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测试技术、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热工过程及设备、陶瓷工艺学。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窑炉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验课程、科技方法训练(工程设计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实践教学环节总计36周,35学分
八、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学生修满170学分方准予毕业
公共课平台47学分、学科基础课平台59.5学分、专业课平台53.5学分、拓展教育平台10学分,总学分170